工会财务事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浅谈新时代职工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荆门市工人文化宫 肖飞
(2020年12月9日)
一、前言
人民群众的精神创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群众文化得以体现出来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对社会效益进行不断地提高,同时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协调统一发展,从而使文化产业实现良性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群众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群众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包括职工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逐步升高,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得不到有效满足。
二、新时代职工群众文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职工群众文化也随之发展,但是职工群众文化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文化单位资金保障、文化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发展的速度略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文化作品创作门类单一
职工群众文化作品主要以歌舞、小品等传统舞台文艺演出形式为主。作品出现了断层的情况,具有较强特色的作品出现了严重的缺失。
(二)缺乏专业人员辅导帮助
基层职工文化活动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但在实际工作中,工会文化事业单位专业人才缺乏,能够深入到基层进行辅导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三)没有足够的活动场所
目前工会文化事业单位在进行回归公益的改革,许多职工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在改造和新建过程中,短期内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给职工群众开展大型活动。
三、解决新时代职工群众文化工作问题的方法
(一)丰富职工群众文化作品创作
一是提高职工群众参与度。职工群众对当前流行的活动比较感兴趣,要加强活动的参与性和趣味性,比如广场舞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可以组织职工参加广场舞比赛等工会活动,引导职工群众积极的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二是融入地方传统文化。各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可以在职工群众活动中融入地方戏曲等特色民俗文化,在发掘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使职工群众的文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三是引入现代创作元素。职工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较高,可以运用新媒体新手段新方式(比如制作播放短视频、网络直播等)调动职工群众在业余生活中也能积极参与其中。
(二)培养职工群众文化专业人才
通过专业培训、竞聘竞岗、绩效激励提高现有人员专业素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引进高素质新进人员或到其他文化单位取经求教,实行“传帮带”,实现人员整体素质提高,补齐专业人才短板;挖掘基层工会文艺特长人员,培养引导成为基层职工群众文化活动骨干。
(三)加大职工群众文化扶持力度
争取政府部门、工会主管部门对职工群众文化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工会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适度加快改造和建设职工群众文化活动场馆,让大型职工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能够有效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也有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需要我们工会文化事业单位在开展职工群众文化工作时,积极发挥自身服务、教育、引导作用,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群众文化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